玄元合星 发表于 2025-7-3 10:59

明十三陵风水研究

本帖最后由 玄元合星 于 2025-7-4 19:48 编辑

明十三陵自1409年长陵修建始到1659明思陵建成,历经250年时间。这里是大明朱家人遥梦之地,也是风水人施展才干的舞台。成也罢,败也罢,梦还是一遍一遍地做,陵园接着一处一处地建,不断续写大明朝十三陵悲壮的过往……
大明王朝的衰败固然有运势原因,但与明十三陵部分陵园风水做得不够好也应该有一定关系。看到明十三陵部分风水败笔,作为风水人,忽然觉得责任重大,提升自身修为,追求技术精益求精是风水人永远的目标!

(一)明长陵,明十三陵之首陵,被众多风水师视为明十三陵地局正穴所在。有关明长陵的选址,网上有多种说法,史料也存在不同记载,其原因无非是各取所需罢了。据我分析,明长陵的选址是朱棣为自己为子孙后代荣华富贵寻求风水宝地的战略部署,由礼部尚书赵羾牵头组建朝廷专门班子司职选址事宜,选地班子成员主要由精通堪舆术的官 员组成,召集民间风水高人参与,共同完成寻找风水宝地任务。是谁先发现明长陵风水宝地不重要,重要的是参与选地的风水达人都认可,最后由朱棣亲自拍板敲定!
关于明长陵的风水数据,由于采集手法不同,得出的数据肯定存在差异,我这里一律采用卫星地图测量数据,参考网络数据作评。
明长陵东北来龙,自壬子方入首,癸丑方入手,右水倒左出午丁,乾亥水上堂。此地局龙真穴的,只是龙气杂悖,不太符合皇家风水要求。如果理气合法,保平安绰绰有余。然明长陵理气子山午向兼癸丁,阴阳反错,伤龙伤人,明显风水败笔!
明长陵风水主刀是三僚风水名士廖均卿,其人风水造诣很高,怎么会出现如此低级错误?会不会是受唐朝皇宫立正向影响有关不得而知,反正唐朝的皇家案例基本都是午向选择,包括太极宫、大明宫宫在内,立午向不合地局要求,但依然取午向为用。习俗,习惯性思维,民间尊崇,皇家亦不例外。午向为正,为正统,皇家尊正统,天经地义。如果有人敢悖逆,掉脑袋的风险会极速攀升!所以,有时候在做事的时候,难免出现违心的抉择!
长陵作为明十三陵之首陵,其风水好坏对后代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大明朝那么多短命夭折的皇 帝,与长陵风水是否有关?恐怕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二)明献陵,位于北京市昌平区天寿山西峰之下,是明朝第四位皇 帝明仁宗朱高炽和诚孝昭皇 后张氏的合葬陵寝。明献陵是明十三陵当中第二个修建的帝陵,占地仅4.2万平方米。明献陵始建于明洪熙元年(1425年)七月,于明正统八年(1443年)完工,历时18年。
明献陵,癸丑龙入首,右水倒左出未坤,来水酉辛,理气癸山丁向兼丑未。
明献陵的主要卜选者是陈俊文,为民间地理先生,因卜陵功劳被晋升为钦天监掣壶正。坊间关于廖文政卜选明献陵的传闻有误,明献陵与廖文政不是同一时期的存在。
对于明献陵风水,我说说自己的观点:此地局龙从东北而来,龙势强劲有力;但到入首一节,龙气有些涣散,龙 神入主皇家风水,有些捉襟见肘的感觉。再看龙气,杂悖不纯,也与皇家风水要求存在一定差距。好在地局龙水正配交媾,规格高尚是为大幸!如果理气得当,做个中等风水效应应该还是有希望的。明献陵堂局开在离坤两宫,风水理气癸山丁向兼丑未,可以打通地局龙气,符合地局理气法度!酉辛水上堂,也合峦头立向要求!可见,陈俊文先生风水造诣确实不低,得朝廷封赏一点都不为过!有了明献陵风水的加持,对于明长陵风水带来的急速衰败应该有一个刹车作用。风水的叠加效应一旦形成,其影响是深远的,唯有时间可以慢慢淡化。

(三)明景陵,位于北京市昌平区天寿山东峰(黑山)之下。是明朝第五代皇 帝明宣宗宣德皇 帝朱瞻基与孝恭章皇 后孙氏的合葬陵寝。明景陵于明宣德十年(1435年)正月十一日始建,完工于明天顺七年(1463年)三月十九日,共历28年,占地25000平方米。
明景陵来龙东北,自乙辰方入首,右水倒左出未坤,入手甲卯。坐55度,向235度。
明景陵应该是吴中的手笔,吴中是明朝工部尚书,著名的建筑专家和风水大师,其风水术源于日本。
明景陵是十三陵中最小的皇陵。明景陵在很多风水人眼里都是不合格的,廖文政对明景陵有“砂水无情,穴法不明”定论。然真的就那么糟糕吗?我觉得未必!看看这张图片:

明楼后面的龙怎么样?我看是形美气聚,非常漂亮!再看龙水关系,此地局东北来龙,乙辰入首,龙神壬,水神坤,形交气交,虽然属于偏配,但也合法成局。传统风水那些青龙、白虎、朱雀、玄武论并不适用所有地局,李白故居没有青龙、白虎,一样出世界级名人,平原地区啥都空缺,也一样出富贵,可见,青龙、白虎、朱雀、玄武论属于伪命题无疑!鉴定是否成地的唯一标准是龙水交媾。明景陵所在地局龙水交媾,只是做工欠精道,出现风水折扣效应倒也不为奇!明景陵风水缺陷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1、龙气不纯。
2、来龙后援力量不专。
3、峦头欠理想。主要表现在堂局不够宽大,龙虎失衡,水口关栏不密。
4、穴位生成于龙神生旺区边沿,龙气效应偏差。
5、理气手法不够精道,穴后艮峰低矮,震峰高出,理气水口与星峰兼顾不协调,坐山分金也处于空亡线上,实为遗憾!
通过以上分析,不难得出结论,明景陵风水非常一般。

官 贵,对于普通人家而言,那就是奢侈品的存在,然对于世袭制的皇家而言,只要你占到当皇 帝资格,你不愿当还很难。《天玉经》有云:“龙行出卦无官 贵,无须劳心力”。这句话对于皇家风水还适用吗?或者说有什么影响?这个问题应该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明景陵风水龙神出卦了,这对明景陵后人做皇 帝有没有影响呢?不妨看看事实,或许能从中悟出点什么?朱瞻基驾崩后,朱祁镇继位后建景陵,景陵对朱祁镇继位没有影响,但朱祁镇贪玩,朝政大多由宦官处理,导致宦官专权。这种当皇 帝不作为是不是与风水有关值得思考!朱祁镇亲率大军对外作战被俘,等于皇 位被夺,是不是与风水有关?朱祁镇被俘后,由于其子尚幼,由其弟朱祁钰继承皇位。后朱祁镇夺门复得皇 位,仍然贪玩,甚至连专权的宦官都有些看不过去,提醒他不要玩物丧志!
从这些情况可以看出,龙行出卦无官 贵,对于世袭制皇家而言,不影响继承官位,因为皇家本就是官 贵之家,继承权还是有的;但对当权者的权力欲望是有影响的,当官不作为,权力下放,宦官专权。再一点就是权力不稳固,朱祁镇当皇 帝后没几年就丢掉了皇位,朱祁钰当皇 帝也没有多久就丢了皇位,这一点尤其重要!
这种皇 帝不思皇 权,和皇位不稳固,是不是与龙行出卦无官 贵风水有影响?尚有继续验证的必要!

(四)明裕陵、明茂陵及明庆陵,这三个陵同属一个地局,同一来龙,同一水口。所不同的是入手脉有别,理气分金略有差异。三个陵的坐向都是癸山丁向兼丑未,论风水优劣,看入脉气势及分金线度。就入脉气势看,明庆陵和明裕陵要强一些。论分金精度,明庆陵网上有考察者测量向首数据南偏西20度即周天200度,明裕陵也有考察者测量向首数据为周天203度,明茂陵网上没有找到向首数据,但明茂陵和明裕陵同为礼部右侍郎倪岳和钦天监监正李华‌‌所为,两个陵的向首分金应该是一样的周天203度。200度分金正好处于人盘丁丑己丑空亡线,203度恰好分在己丑分金,两种分金谁更合法度一眼可辨!无论是入脉气势,还是分金线度,明裕陵和明茂陵都比明庆陵要好一些。当然也只是好一些而已,龙气不纯的先天不足及明长陵及其祖陵风水问题的叠加效应,依然会对后代产生一定的影响作用。
风水讲求龙穴砂水向,龙砂水是基础,属于材料,讲究一个质地优良;点穴是裁剪水平,讲究一个眼光独到;立向是理气功夫,讲究一个手法精准。只要是风水行家,把明茂陵、明裕陵、明庆陵三个地及其理气手法一比较,一切就清楚明白。

(五)明泰陵,位于北京市昌平区天寿山笔架山南麓,是明朝第九位皇 帝明孝宗朱祐樘及其皇 后张氏的合葬陵寝。

明泰陵东北来龙,自癸丑方入首,右水倒左出午丁,龙神甲,水神坤,正配龙局,堂局开在离巽两宫,理气天盘亥山巳向兼壬丙。
据相关记载,明泰陵的选址是朝廷懂地理的文官们联合完成的,主要有礼部左侍郎李杰、钦天监监副倪谦及司礼监太监戴义等人,也有民间的风水术士参与复勘。实话实说,这些人的峦头功夫还是值得肯定的,明泰陵的龙穴砂水都是非常好的!龙真穴的,正配龙局。
但明泰陵的风水理气水平却是最烂的!不知理气主导是谁?也不知用的是什么派系理论?明泰陵理气亥山巳向兼壬丙,既不能打通地局龙气,还收峦头绝嗣凶气。绝嗣主损丁,这是一个非常严重的理气错误!把一个好端端的风水宝地做成了一个稀巴烂的作品!
没有龙气的加持迟早要败绝,再有绝嗣凶气帮凶,损丁就会更直接更厉害!明泰陵风水是继明长陵后又一因理气严重错误导致的凶相风水!
在我的风水实践中发现,最怕的是好地风水做坏。一旦发生好地风水做坏,就意味着不单有风水的不利影响,还有运势颓废的因素。

(六)明康陵,位于北京市昌平区天寿山陵区金岭(莲花山)东麓,占地约27000平方米,是明朝第十位皇 帝明武宗朱厚照(正德皇 帝)和孝静毅皇 后夏氏的合葬陵寝。
明康陵的主要卜选者有司礼太监温祥、内官监太监刘餋、内官监太监俞安、礼部右侍郎顾清等人。
明康陵理气辛山乙向兼戌辰。
朱厚燳十多岁继承皇位,在位十多年。一生贪玩,过着花天酒地生活,但却没有留下一男半女。这种情况属于绝后,也就是说,大明朱氏长门直系到此也就彻底败绝了,到朱厚燳这里也就该画上句号了。
朱厚燳绝嗣,自然与其父朱祐橖泰陵风水严重损丁直接关系,当然也与其他祖宗陵寝风水有关。
福地福人用,绝地配败绝,风水为后辈者所受用,朱氏长门直系已绝,风水自然也同步。
这样的风水绝地长什么样?这里有一张热心网友提供的明康陵龙水态势图:

图片显示,此地龙水不交媾,花假之地。我曾经多次說过,有地无地的界定标准是龙水交配,龙水不交,绝地无疑。一个高明的风水师,遇到绝地应该立马走人,不会有任何犹豫。然明康陵的风水师们却没能看出问题所在,选择在此作为,其结果不言而喻。
由于朱厚燳没有子嗣,给大明江山的继位出了一道难题。朱厚燳在临终前将选择继承人的权力交给了内阁首辅杨廷和以及张太后,最终选择了朱厚燳的堂弟朱厚熜继位,即后来的嘉靖皇 帝‌。

(七)明永陵,位于北京市昌平区天寿山十八道岭(阳翠岭)南麓,是明朝第十一位皇 帝明世宗嘉靖皇 帝朱厚熜和孝洁肃皇 后陈氏、孝烈皇 后方氏、孝恪皇 后杜氏的合葬陵寝,占地250000平方米。
明永陵的风水主导是骆用卿,此公风水造诣极高,在明朝有着较高的声誉!明永陵所在地局,龙从东北而来,自甲卯方入首,右水倒左出未坤,正配龙局,龙真穴的。穴前堂局宽大,文笔朝山,也算不错!明永陵坐55.5度,向235.5度,理气寅山申向兼艮坤。从这些数据看,明永陵的理气都是合格的存在。风水考察数据与原始数据是否一致不好确定,我发现理气数据存在一线法度差异,如果坐山右兼多一度,其风水效应就会大不同。明永陵始建到现在已过四百多年时间,地质沉陷有多少不好界定。
皇陵风水与普通风水存在一些不同,明楼纳气存在两个方向,一个是陵门来气,一个是明楼收气,两个方位兼顾很难同时满足,这或许就是吉凶并存的原因所在吧!明永陵明楼收气不利人丁,陵门收气旺人丁,这样的手法简直有些神操作的感觉。从这些细节可以看出,骆用卿的风水造诣确实非同一般!
明永陵的风水理气做得好,并不等于风水效应就一定会很好,明永陵同样存在龙气杂悖的问题,这是先天条件的不足。这个先天不足的情况,骆用卿当时是否能祥不得而知,反正后来的风水效应证明,明永陵的风水效应也非常一般般。

(八)明昭陵,位于北京市昌平区天寿山大峪山的东麓,是明朝第十二位皇 帝隆庆皇 帝朱载坖及其三位皇 后的合葬陵寝。
大峪山这里原来是他祖父未用的地宫,由于大臣张居正的推荐,当时的万历皇 帝决定将父亲的陵址选定于此‌‌。
明昭陵所在地局,龙从西北而来,自壬子方入首,右水倒左出巳丙。龙神壬,水神巽,正配龙局。穴位点在龙神生旺区内,龙真穴的。明昭陵形峦优良,背后玄武山峰高耸,两侧青龙、白虎的护卫,堂局宽阔;天门水得主流加持,环抱有情。明昭陵理气亥山巳向兼乾巽,理气合地局要求,精准打通地局龙气,合杨公进退神水法。
明昭陵风水由骆用卿主导,明永陵也是他的手笔,实话实说,骆公的风水造诣的确了得,点穴眼光独到,理气手法精妙!
明昭陵龙水正配,这是风水中最上乘的龙局,得此局者发福久远!峦头配合有情,龙气纯正,品质优良!纵观整个十三陵,龙气最纯正的就在昭陵。如果论正穴,明昭陵所在地局才是资格的正穴!可惜明朝那么多地师都看走了眼,直到现在能看懂此道道者也不多,这不能不说是风水界的悲哀!
风水风水,得水为上,来水不济,收气不纯,想做出好风水,不过是一厢情愿罢了。
明昭陵的龙穴砂水向配合,是明十三陵中的佼佼者,其效应也是最好的,无论是否合你的理论,事实都毋容置疑!

(九)明定陵,位于北京市昌平区大峪山东麓,是明朝第13位皇 帝神宗朱翊钧及其孝端皇 后、孝靖皇 后的合葬陵。始建于万历十二年(1584年),历时6年建成。1956年5月至1958年7月对明定陵进行了考古发掘,是迄今唯一一座经过发掘的明代帝王陵。

明定陵的卜选者有多位朝廷官 员参与,最终礼部尚书徐学谟的建议得到了万历皇 帝的认可。
明定陵西北来龙,自癸丑方入首,右水倒左出未坤,理气戌山辰向兼乾巽。
看过明泰陵风水的人再看明定陵风水,似乎有一种眼熟的感觉。没错,明泰陵的来龙、水口、理气几乎与明定陵是基本是一致的。明泰陵风水做绝了明朝朱氏直系长门,明定陵风水也做绝了明朝朱氏旁系长门,两者的区别在于一个是绝子辈,一个是绝孙辈。朱常洛只当了29天皇 帝就追随父亲去了,朱常洛驾崩时他父亲朱翊钧尚未入葬,与明定陵风水无关。民间有犯重丧之说,朱翊钧1620年8月18日驾崩,农历七月庚子日。歌诀:正甲二乙三戊生,四丙五丁六已逢。七庚八辛九月戊,十壬冬癸腊己生。复日主事有重复之应,吉事会再应吉,凶会再应凶事。事有重复,故名之曰“复日”。 朱常洛之死应该与其父朱翊钧驾崩时犯重丧复日有关。
明定陵败绝风水效应没有应在子辈,顺应孙辈也是很自然的。风水效应有速发缓发之别,应子辈应孙辈都是存在的。
明定陵的风水问题在哪里?问题不在有地无地,而在于理气错误!明定陵甲龙配坤口,资格的正配龙局,非常好的真龙入局!然理气戌山辰向兼乾巽,却无法打通地局龙气,使得好端端的生旺龙气得不到利用。由于理气不当,也收不到主流水,峦头弃优就劣,本末倒置,真的让人看后惋惜得很!
没有了龙脉生旺气的加持,也没有了形峦主流水的照应,这风水怎么做都作用不大。
做风水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有错误的风水,就会有严重的后果。明定陵立向收破军气,收破军水,凶气叠加,焉有不败之理!历史不会重复,但一定会重演。明定陵后,大明朝步入加速衰败期,先是孙子朱由校绝后,朱氏旁系长门玩完,再后来就是政权灭亡,仅用二十多年时间,大明江山彻底终结。

(十)明德陵是明朝第十五位皇 帝熹宗朱由校和皇 后张氏的合葬陵墓,位于天寿山陵域潭峪岭西麓。明德陵始建于天启七年(1627年)九月,崇祯元年(1628年)三月玄宫建成,崇祯五年二月地面建筑完工,用时五年。占地约3.1万平方米。
德陵卜选者,为大学士施凤来和钦天监监正周子愚等人。
这里借用一张陈益峰先生多次现场考察明德陵制作的标示图:

从明德陵地局现在的龙水格局看,明德陵后有潭峪岭,左有蜘蛛山,潭峪岭与蜘蛛山之间有一条河流石磨沟。《葬经》有云,气遇风散,界水止。正是这条石磨沟河流,将潭峪岭散发的龙气界断,使得潭峪岭与明德陵没有了龙脉关系。这样的话,明德陵唯一的来龙就是蜘蛛山了。蜘蛛山东北来龙,至壬子方入首,右水倒左出西南,偏配局,勉强可用。然风水师选错了穴位,将明德陵放在了龙神生旺区外,无生旺龙气可用。直白地说,明德陵所在区域根本无地可用。穴位不在龙神生旺区,只要理气合法度,粘点龙气可不可以?然明德陵理气卯山酉向兼甲庚。丁庚坤上是黄泉,明德陵又犯上了黄泉八煞。黄泉煞主损丁,又是一个绝后的效应。
明德陵始建于1627年,距今快四百年了。当初明德陵地局的龙水是不是现在这个样子不好说,假设明德陵初建时没有水磨沟河流,潭峪岭龙气就不可能被界断,明德陵接收潭峪岭龙气就没有问题。
潭峪岭东北来龙,过蟒山后分出一枝向西,至明德陵附近歇脚,给风水人摆出一道龙行尽头结穴的感觉,一般风水师见此地会毫不犹豫地在此作为。然本人通过测量来龙与自然形成的水口数据270,发现潭峪岭来龙与水口不交媾,妥妥的一个花假之地。龙水不交不成地,明朝大学士施凤来和钦天监监正周子愚等人被假相骗了。无论是假设过去的龙水,还是现在的龙水,都判定明德陵所在位置无地,在此做风水就是一个错误!
明泰陵败绝风水,在明康陵得到朱氏直系长门绝后验证;明定陵败绝风水,在明德陵又得到朱氏旁系长门绝后验证。由此看来,风水效应同步绝不只是说说而已,而是真实的存在!

小结
明十三陵自1409年长陵修建始到1659明思陵建成,历经250年时间。明思陵作为亡国皇陵已没有任何风水意义作论必要。
纵观十二陵风水,大明王朝就像一个瓷器,首陵长陵不合格风水就磕碰出了裂纹,一个破损的瓷器是经不起折腾的,到明泰陵明康陵,朱氏皇族直系长门就玩完了。朱氏皇族旁系继承皇位后,到明定陵明德陵,朱氏旁系皇族长门也玩完了。
十二座皇陵中,最好的皇陵风水是明昭陵;最差的皇陵风水是明康陵和明德陵(花假地);理气最差的是明泰陵和明定陵及明长陵;其余皇陵风水都非常一般(主要问题是龙气不纯,涉及地质沉陷分金不准普遍存在)。
对于明十三陵风水的评判,我是根据古法风水理论作出的自己独立见解,与网上流传的观点有很多不同。我对与风水无关的内容兴趣不大,非必要不讲。我喜欢现场考察者的一手资料,喜欢航拍风水视频,为我风水研究提供帮助!在此,谨向陈益峰先生等网友及网络平台提供的资料、图片、视频表示感谢!

玄元合星 发表于 2025-7-4 12:55

明十三陵风水就是一部风水教科书,是古人留给后人学习风水的宝贵资料,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值得研究!

玄元合星 发表于 2025-7-4 13:09

参与明十三陵打造的风水师不知有多少,应该是集合了当时最有名的风水高手献计出力,骆用卿、陈俊文、倪岳、李华‌‌应该是其中的佼佼者!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明十三陵风水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