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的传人:我们为何是龙的子孙?一个藏在《易经·乾卦》中的美丽传说
本帖最后由 旅庵 于 2025-9-24 17:51 编辑你有没有想过——
为什么我们自称“龙的传人”?
不是虎,不是凤,不是麒麟,
而是——龙。
在西方,龙是喷火的怪兽,是英雄必须斩杀的恶灵。
可在中国,龙是祥瑞,是守护,是天行健的象征,是帝王的化身,更是每一个平凡人血脉深处的图腾。
为什么?
今天,我想带你走进《易经·乾卦》,
为你讲述一个从未被正式书写、
却早已深埋在我们文化基因里的——
关于“龙与人”的创世传说。
————————————————————————————————————————————————————————————————————————
🐣 一、母龙托孤:龙蛋落在人间的田野上
传说,在远古时代,天地初开,双龙并立,各守一方。
但争端将起,风雨欲来。
为免生灵涂炭,母龙决定出使议和。
她深知此行凶险,若身怀龙胎,一旦有失,龙族将绝。
于是,她做了一个惊人的决定——
将未出世的龙蛋,托付给人类。
她飞临人间,在一片宁静的田野中产下龙蛋,
然后悄然离去。
村民发现这枚青鳞巨卵,惊惧不已,
不知是福是祸,便将其抱至宗庙,
请“大人”定夺。
《乾卦·九二》曰:“见龙在田,利见大人。”
龙现于田,非为称霸,而是——
托孤于民,信寄人间。
那一刻,龙与人,缔结了第一份契约。
————————————————————————————————————————————————————————————————————————
🔥 二、君子抱卵:以体温守护龙脉
“大人”沉思良久,最终决定:
孵化它。
但谁来承担这千钧之责?
一位君子站了出来。
他不是帝王,也不是神官,
但他知道——
这是天命。
从此,他白日抱卵而行,不离身侧,
夜里添衣生火,彻夜守护,
如护心头之血,如守家国之根。
他不敢懈怠,不敢安眠,
只因这枚龙蛋,承载着未来的希望。
《乾卦·九三》曰:“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这不是一句训诫,
而是一位凡人,
用体温续写龙脉的史诗。
————————————————————————————————————————————————————————————————————————
🌫️ 三、深渊练云:小龙在渊边学飞
终于,龙蛋破壳,小龙诞生。
它日日跃于深渊之上,
腾身而起,凝聚云气,
一次次跌落水中,
又一次次跃起。
它不在高山练飞,
而选择在“渊”边——
因为一旦失足,尚可入水而生。
《乾卦·九四》曰:“或跃在渊,无咎。”
不是犹豫,
而是——
在安全中积蓄腾飞的力量。
密云不雨?
不是天不降雨,
而是——
小龙正在练习。
————————————————————————————————————————————————————————————————————————
🌤️ 四、飞龙在天:守护之约
终于,小龙飞上九霄,
云行雨施,泽被万方。
它没有忘记人间。
在离去前,它最后一次降临宗庙,
面见“大人”。
它不言“互不侵犯”,
而是许下誓言:
“我升于天,非为远去,
而是——
归位守护。”
从此,每当风雨将至,
百姓仰望天空,
不是恐惧,
而是轻声说:“龙在。”
《乾卦·九五》曰:“飞龙在天,利见大人。”
这不是君王登极,
而是——
神明归来,践约而行。
————————————————————————————————————————————————————————————————————————
🌊 五、隐于深渊:真正的守护,是懂得退场
然而,龙若久居天上,
云不散,雨不歇,
反成洪灾,百姓遭殃。
于是,它做出了最伟大的决定——
隐退。
《乾卦·上九》曰:“亢龙有悔。”
不是它败了,
而是它太强了,
强到知道——
真正的守护,不是永在,
而是:
该来时来,该隐时隐。
它潜回深渊,化为风雨,
化为雷电,
化为百姓仰望时,
那一声:“龙回来了。”
————————————————————————————————————————————————————————————————————————
🐉 我们为何是“龙的传人”?
现在,你明白了吗?
我们不是因为崇拜龙而自称“龙的传人”,
而是——
因为我们曾守护过龙的后代,
因为我们曾以凡躯承天命,
因为我们与龙,有过一场跨越种族的盟约。
龙,是守护者;
人,是守信者。
我们代代相传的,
不只是血脉,
更是那份——
在深渊边守护希望、
在风雨中守望天光的仁心。
所以,我们是龙的传人。
不是因为我们像龙,
而是因为——
我们曾配得上龙的信任。
————————————————————————————————————————————————————————————————————————
📚 想看完整解读?欢迎前往我的博客。
这只是一个开始。
在《乾卦》六爻中,
我看到了一部完整的“龙行天下”史诗:
从潜渊到飞天,
从托孤到归隐,
从“群龙无首”到“用九见吉”。
这不仅是一个传说,
更是一套关于成长、责任、退隐与共治的东方智慧。
👉 完整《易经·乾卦》六爻叙事解读,
尽在【旅庵夜话】博客:
欢迎你,
来听一听,
那些藏在卦象里的,
属于我们自己的神话。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