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手机短信,快捷登录

查看: 27|回复: 1

小过论:天地永恒,人生小过,感而遂通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11-4 18: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天道悠悠,四时行焉,百物生焉,日月往来,星辰布列,恒久而不息。此谓天地之道,恒也。  
人处其间,如寄如旅,如过如客,生也有涯,行也有期。此谓人生之途,小过也

《周易·小过》曰:“小过,亨,利贞。可小事,不可大事。飞鸟遗之音,不宜上,宜下;大吉。”  
此非仅言行事之度,实乃揭示宇宙人生之根本秩序——  
天地为恒,人为过客;过而知止,感而遂通,则虽小而可亨,虽暂而能吉。

一、天地为恒,人如飞鸟

雷动于山巅,声震一时,终归沉寂;  
飞鸟掠过长空,形影倏忽,唯余其音。  
此即“小过”之象:上有震雷之动,下有艮山之止,动而不久,过而留痕。

天地运行,本无“过”念。日出日没,寒来暑往,皆循其序,各安其位。  
唯人处世,或进退失据,或言行逾节,是谓“小有过越”。然此“过”非全恶,恰如飞鸟过林,虽扰清幽,却示春秋之变,警世人以时迁。

故《卦辞》不言“凶”,而曰“亨,利贞”——  
过而能觉,过而能改,守正不移,则小过反成觉悟之机。

二、不宜上,宜下:谦卑者得通

“飞鸟遗之音,不宜上,宜下。”  
此语至简,其意至深。

飞鸟高翔,其形在上,然人不见其身,但闻其音自天而来。若人心慕高远,妄欲追之,则如初六“飞鸟以凶”,自取其祸。  
唯有俯首低眉,静心倾听,察音辨气,观变知时,方能“感而遂通”。

《系辞》云:“易,无思也,无为也,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  
——真正的智慧,不在强求,而在感应;  
不在攀高,而在安下。

下者,非卑贱之谓,而是观天察地之位。  
伏于山野,可观星象;  
居于民间,可闻疾苦;  
守于初心,可通天理。  
故“宜下”者,非退也,乃进道之阶;非屈也,乃通神之径。

三、感而遂通:过客亦能合道

人生百年,不过天地一瞬。  
圣贤豪杰,终归黄土;  
功名富贵,亦如浮云。  
然何以有“大吉”?  
在于“感而遂通”。

当飞鸟遗音入耳,智者不问其从何来,但知其为何来——  
或示岁将更,或警事将变,或启心将明。  
一音入心,万理俱现,此即“感”之妙用。

六五“密云不雨,自我西郊;公弋取彼在穴”,正是“感而动”的实践——  
君以柔德感臣,臣以刚应之,不兴大兵,不动众怒,以智取敌,顺理而成。  
此非强力所为,乃因感而动,因动而通

小过之世,不必有惊天动地之业。  
力所能及之事,为“小事”;  
千秋万代之功,为“大事”。  
办大事者必有恒,而小过非恒之道,故“可小事,不可大事”。  
然小事积之,亦可成大德;  
微行守之,终能合大道。

四、成始成终,继往开来

小过之终,非终结,而是回归。  
上六“飞鸟离之,凶”,警醒世人:  
过已当止,若执迷不悟,重起纷争,是谓“灾眚”。

然若能知止、知改、知时、知命,  
则小过之终,即是新始。  
如《归妹》之卦,女子归夫,阴阳合德,终而复始。

人生虽为过客,  
但若能:  
    以天地为镜,知恒久之律;  
    以小过为戒,守中正之道;  
    以遗音为示,养感应之心;  
    以下位为基,行谦退之德;  

则虽过而不失其正,  
虽暂而能通其久。

结语:小过非小,其义大矣

天地永恒,人如过客,本无足惧;  
只怕心无所感,行无所守,过而不知返。


《小过》之旨,不在禁过,而在过而能觉,觉而能改,改而能通。  
如飞鸟过空,不留形迹,  
然其音犹在,其道可寻,  
感之者得其机,行之者获其吉。

    故曰:  
    小过者,非过也,乃通也;  
     遗音者,非声也,乃道也;  
    宜下者,非退也,乃进也。


愿世人皆能:  
听天地之遗音,  
守谦下之正位,  
以小过之身,  
合永恒之道,  
终得大吉,  
成始成终。
 楼主| 发表于 2025-11-4 18:09 | 显示全部楼层
以段节经象法成此文,具体卦辞卦爻解读,请访问 https://chnsword/blo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元亨利贞网论坛国际站

GMT+8, 2025-11-18 14:17 , Processed in 0.063982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22-2025 YuanHengLiZhen.Net.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