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手机短信,快捷登录

查看: 40|回复: 8

易经中的孝道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11-10 18: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自助删贴]
“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  
     ——《孝经·开宗明义章》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孝”不仅是家庭伦理的核心,更是维系社会秩序的根本德行。而《易经》作为群经之首,其六十四卦中虽无专言“孝”之卦,却在第十八卦——蛊卦中,深刻揭示了孝道的多层次内涵。

蛊卦本义为“事之坏也”,象征事物内部积弊成灾、需要整治。然而,在“治蛊”的过程中,《易经》通过“干父之蛊”“干母之蛊”等爻辞,巧妙地将家庭伦理中的父子关系、母子情义、继承责任融入其中,展现出一种超越表面顺从的“理性之孝”与“担当之孝”。

本文将以蛊卦六爻为主线,结合儒家经典与历史观念,系统解读《易经》如何以“治乱”之象,演绎“尽孝”之道。


 楼主| 发表于 2025-11-10 18:2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旅庵 于 2025-11-10 18:26 编辑

一、“蛊”非败亡,而是复兴之机

蛊卦上艮(山)下巽(风),象曰:“山下有风,蛊。”风吹入山腹,潜移默化,象征问题在暗中滋生。家道若久不修,则生弊端;政令若久不行,则成积弊。

但《彖传》指出:“蛊,元亨,利涉大川。”说明虽然处于混乱之中,仍有大通之时。关键在于能否有人挺身而出,承担“干蛊”之责。

     “君子以振民育德。”  
     ——《象传》

真正的君子,不仅自己修身,更应唤醒民众,培育道德。而在家庭层面,“干蛊”之责,往往落在子女身上。于是,“孝”便不再只是奉养双亲,更成为一种纠正前人之失、延续家族正道的责任。

 楼主| 发表于 2025-11-10 18:2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旅庵 于 2025-11-10 18:27 编辑

二、初六:干父之蛊,有子,考无咎,厉终吉  
——传嗣守业,孝之基也


此爻强调后代对父亲遗留问题的修正。所谓“有子”,不只是生育子嗣,更是家族血脉与精神的延续。

这正呼应《孟子·离娄上》所言: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若断绝香火,则祖先无人祭祀,祖德无法传承,是为最大之不孝。舜“不告而娶,为无后也,君子以为犹告也”,正是为了保全孝道根本,哪怕暂时违背礼法,亦可被谅解。

因此,“有子”意味着家族得以延续,“考无咎”则表示父亲不会因后继无人而蒙羞。虽过程有风险(厉),但结局吉祥(吉)。这是孝的第一层:承先启后,继往开来。

 楼主| 发表于 2025-11-10 18:2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旅庵 于 2025-11-10 18:28 编辑

三、九二:干母之蛊,不可贞  
——劝谏以德,孝之智也

母亲若有不当之处,子女当如何应对?此爻提出“不可贞”,即不能机械地坚持所谓“正道”。

儒家反对“阿意曲从,陷亲不义”。一味顺从父母错误的行为,实为不孝之一。真正孝者,应如《弟子规》所言:

    “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

治理母亲之“蛊”,需以柔克刚,以情动人,而非强硬对抗。所谓“不可贞”,不是放弃原则,而是懂得变通,用智慧引导亲人向善。

这是孝的第二层:非盲从,而是以爱劝善。

 楼主| 发表于 2025-11-10 18:2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旅庵 于 2025-11-10 18:28 编辑

四、九三:干父之蛊,小有悔,无大咎  
——忠孝难全,孝之憾也

人生常面临两难抉择:在家尽孝,则不得出仕报国;在外尽忠,则难以侍奉双亲。

《孟子》列“五不孝”,其二曰:“家贫亲老,不为禄仕。”引申而言,有能力而不谋禄位以奉亲,亦属不孝。

然现实中,若国家危难、战乱频仍,或家族贫困、亲老病笃,子女不得不选择归家尽孝,虽未能建功立业,却出于至诚之心。

故此爻曰“小有悔”——略有遗憾;“无大咎”——并无大过。动机纯正,情有可原。

这是孝的第三层:舍己为亲,虽憾犹荣。

 楼主| 发表于 2025-11-10 18:2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旅庵 于 2025-11-10 18:29 编辑

五、六四:裕父之蛊,往见吝  
——姑息纵过,非孝也

“裕”者,宽缓也。若对父亲之过失一味宽容、放任不管,看似仁厚,实则助长其恶。

《弟子规》强调:“谏使更”,若只知顺从,不知劝止,便是“陷亲不义”。

此爻动卦变为鼎卦,象征革故鼎新。然而若仅以“鼎固取新”为名,行拖延敷衍之实,则非真改革,亦非真孝道。

故曰“往见吝”——继续如此,必生悔恨。

这是对“愚孝”的警示:真正的孝,不是纵容,而是担当。

 楼主| 发表于 2025-11-10 18:2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旅庵 于 2025-11-10 18:29 编辑

六、六五:干父之蛊,用誉  
——立身扬名,孝之终也

此爻是蛊卦中最圆满的一爻。子女不仅纠正了父亲的过失,而且凭借自身的德行与成就赢得社会赞誉。

正如《孝经》所说:

     “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

“用誉”二字,正是对此境界的高度概括。他不是靠指责父辈来彰显自己,而是以德服人,以行正道,让家族因他而荣耀。

此爻动卦变为巽卦,象征柔顺而高洁。以温和坚定的方式完成变革,既不失亲情,又不失正义。

这是孝的最高层次:光耀门楣,显亲扬名。

 楼主| 发表于 2025-11-10 18:32 | 显示全部楼层
七、上九:不事王侯,高尚其事  
——守节退隐,孝之极也

最后一爻,已超脱世俗功名。有人选择不仕王侯,归隐田园,只为奉养老亲、守护家风。

忠者事君,孝者事亲。当二者不可兼得时,若以孝为先,坚守人伦大道,其志可敬,其行可法。

《象传》曰:“志可则也。”意思是:他的志向值得效法。

历史上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诸葛亮早年躬耕南阳,皆属此类。他们虽未立即出仕,却因其清高自守、孝养双亲,反被后世尊为“高尚其事”。

这是孝的终极体现:宁弃功名,不负亲恩。

 楼主| 发表于 2025-11-10 18:3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旅庵 于 2025-11-10 18:38 编辑

结语:孝非顺从,而是担当

综观蛊卦六爻,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完整的“孝道成长模型”:
层次              内涵                                对应爻辞
1. 承嗣        延续血脉,保家族不断        初六:有子,考无咎
2. 劝善        父母有过,谏而不怨        九二:不可贞
3. 牺牲        忠孝难全,择孝无咎        九三:小有悔,无大咎
4. 警醒        不可纵过,否则见吝          六四:裕父之蛊,往见吝
5. 显亲        立身扬名,光耀门庭        六五:用誉
6. 守节        不事王侯,志可则也        上九:高尚其事
   
由此可见,蛊卦阐述了一种动态的、理性的、有担当的孝道观。

它告诉我们:
     孝不是盲目顺从;
     孝不是被动供养;
     孝是在复杂现实中做出合乎道义的选择;
     是在乱世中挺身而出,在亲情中承担责任,在时代洪流中守住初心。

这才是中华传统孝道最深沉、最动人的智慧。

更多易经智慧请访问博客 [https://chnsword.blo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元亨利贞网论坛国际站

GMT+8, 2025-11-18 14:18 , Processed in 0.071231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22-2025 YuanHengLiZhen.Net.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