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君臣佐使 于 2024-1-4 21:52 编辑
周易 vs 易 的問題. 雖然我愛好玄學, 但其實我不太同意五術一定要出自易經, 只能說其合乎易理. 首先, 連山及歸藏的廬山真貌無法證實, 而周易我只會看成占卜之書, 陰陽之理, 互卦之類, 不見得是周易所倡, 是故, 後人論爻位剛柔等去附會爻辭意思, 我不敢認同, 尤其漢儒所解釋的, 不贅.
至於連山歸藏也可以同是時人編撰, 内容思想無從談起. 唯一可考可信是出土竹簡,引用過的, 特別是卦名. 只要通過對比, 上古漢語研究, 可以減少卦名之歧義. 至於周易卦序, 也是後人排的. 唯有易友提問及這個卦序, 又只得順其序勉強解之而已.
玄學一定要出自易嗎? 可以不是. 很簡單, 看看西洋占星便可, 上升宮位呀, 十二星座排列, 又與六壬天地盤何殊? 所異者, 在乎無十二神將,星煞, 更無後來之三傳四課等等.
西方❨包括波斯印度❩12星座, 又有三合局, 完全和中國一樣. 沖合刑亦是. 就是沒有六親, 和生旺墓絕等概念. 西方分四大元素, 地水火風, 竊以為 地之堅性 猶金. 水是水, 火是火, 風是木. 加上 空, 是土, 以空是空間也.
陰陽思想後出, 伏羲畫八卦, 黃帝傳六壬 諸如此類的神話傳說, 大多出自春秋至漢之際. 以這些思想加在易經上, 恐怕欠缺事理基礎.
歷史證明就是, 沒有易經, 可以有玄學. 沒有易經, 可以有醫學. 原始"易經"還未成易經, 很可能只是符號象徵, 尤其有關大自然的. 至於易經可否催生了玄學, 那當然可以, 玄學可否在易經的基礎上拓展理論, 當然也可以.
但把原始易經看作包含所有術數之母體, 理論難以成立. 回看一下歷史, 商朝重卜, 何以只重視龜卜, 及後來之爻辭, 何以一開始不是用干支生剋沖合刑墓絕?
每每學壬者, 又以史書說到六壬, 可是史記等早期史書, 何以如風角占只提及神將等, 而無三傳四課?
易經又如何道出五行干支沖合刑墓絕.....? |